分類: 活動公告, 課程公告, 演講暨研討會
來源: 通識教育中心 - 李睿芬 - fen19@mail.ndhu.edu.tw
對象: 全校教職員_全校學生
標題: 【通識教育專題講座】1105(一)14:10-16:00 科學人看人類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主講人:陳竹亭教授
日期: Wed, 31 Oct 2012 10:26:02 +0800
附檔: 【通識教育專題講座】1105(一)14:10-16:00 科學人看人類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主講人:陳竹亭教授.pdf (71 KB)   

【通識教育專題講座】
演 講 者:陳竹亭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教授)
演講主題:科學人看人類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主 持 人:陳清漂 (東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時    間:101年11月5日(一) 14:10~16:00
地    點:工四講堂 (工A307)

      陳竹亭,美國愛俄華州立大學博士。他是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在臺大化學系擔任教授超過20年。陳竹亭長期推動科學教育,曾多次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中國化學會會誌論文獎及臺灣大學教學優良獎等。於今年也擔任【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養計畫——大學生跨領域溝通能力養成】為期四年計畫主持人。他說,讓學生在面對世界的各種挑戰時,擁有思考及解決的跨科際能力是當務之急。

    在長久的科學教育推廣工作中,陳竹亭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就是「從做中學」。這是從實驗室得出來的心得,因為大部分的科學家必須要在實驗室中動手操作完成。當我們動手時,其實我們也一邊在思考,這不是用教科書照本宣科可以辦到的。現在他在做的「跨科際計畫」亦同,如果遇到議題導向的問題,就要從實作中去學習,如舉辦論壇,讓師生針對當今重要問題作闡述,過程中實作者就會瞭解自己哪裡不足、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十年前因緣際會接受了出版社教科書的編寫邀請,對身為知名學府的化學教授來說,實驗室的研究在教職生涯佔有很大比重,陳竹亭坦承當時確實猶豫是否要從研究領域跨到科學教育領域,他笑著說:「我給自己一個理由,反正寫論文與研究雖不差,卻也不是最好,想到過去對文學寫作也深耕過,自己有本事在此領域一展興趣,於是就跨出來了。」十年前的高中化學課本沒有好的索引、詞彙、圖片與閱讀資料,陳竹亭著重教科書本身的閱讀價值,決心改變呈現方式,於是一路走來歷任課綱召集人、教科書審查委員以及教科書主編等多重身份,對於中學的科學教育墊基了很穩固的想法與執行面。

    未來,陳竹亭將繼續投入科學教育的領域,以科學教育為主、化學研究為輔,有時自嘲「不務正業」,卻也明確知道,這是對科學教育理念的抉擇。本次通識教育講座特別請到陳竹亭老師,將他多年來對科學發展的觀察與思考,以「科學人看人類的前世今生與未來」為題和大家分享。歡迎關心科學教育的你踴躍參與!
                                                                                          
                                               
通識教育中心 敬邀
※※本活動可計入本校學生電子學習履歷暨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2小時※※

jpg、png、gif、pdf 附檔縮圖(pdf 只顯示第一頁):


【通識教育專題講座】1105(一)14:10-16:00 科學人看人類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主講人:陳竹亭教授.pdf

【針對此公告】   點擊數:640

 寄公告至下列信箱
      我的學校信箱 其它信箱:

 即時寄信給公告對象
      

 已批次寄出此公告,欲刪除此公告,請洽系統管理者

 


 

(只需輸入帳號,@後面不需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