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行政公告 來源: 學務處衛生保健組 - 吳星穎 - carmier@gms.ndhu.edu.tw - 電話8906252 對象: 全校教職員_全校教師_全校職員_全校學生 標題: 預防病媒蚊叮咬之傳染病瘧疾 日期: Tue, 18 Mar 2025 17:37:41 +0800 附檔: 預防瘧疾海報.jpg (154 KB)   
最近天氣漸熱,蚊子開始成群結隊出現,不只叮咬騷擾,還會傳染疾病。加上這幾天斷續降雨,提供蚊子幼蟲-孑孓大量孳生溫床。瘧疾為瘧原蟲以瘧蚊為媒介造成感染的第二類法定傳染疾病,也是全球公共衛生的重大課題之一,多數人感染瘧疾後,潛伏期約7~30 天,發病早期的症狀與一般感冒類似,典型的臨床症狀發作時,會在6-10小時內依序出現惡寒顫、高燒、出汗三個階段,若無即時治療會導致併發症甚至致死。 瘧疾疫區集中於熱帶及部份亞熱帶地區,包括:非洲、中南美洲、東南亞、南亞及大洋洲島國,全球仍有約90個國家有感染風險。瘧疾的預防皆無法達到100%,因此需要多管齊下,四大原則簡稱ABCD: 1、Aware:要了解此行能面對的瘧疾危險性、潛伏期和主要症狀。 2、Bitten:避免被蚊子叮咬,是預防瘧疾的首要工作。黃昏到清晨這段期間避免外出、使用含DEET之驅蚊劑(可先在底層使用防曬乳)、睡在殺蟲劑(permethrin)處理過的蚊帳中、外出儘量穿著長袖淺色衣物、住在有紗門紗窗且衛生設備良好或有空調的居所。 3、Chemoprophylaxis:在出發前、旅程中及回國後都能正確服用預防性的抗瘧藥。醫師會根據目的地抗藥性、旅程長短、旅客病史等考量挑選藥物。 4、Diagnosis:在進入流行區7天後,或是自流行區返國後3個月內的發燒,都應該立即尋求醫療診斷和治療,並且主動告知旅遊史。 學務處衛生保健組關心您健康
jpg、png、gif、pdf 附檔縮圖(pdf 只顯示第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