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活動公告, 課程公告, 演講暨研討會
來源: 原住民民族學院 - 李招瑩老師 - sumay@gms.ndhu.edu.tw - 電話5792
對象: 全校教職員_全校學生_單一窗口_系所助理_兼任教師_退休教職員_校友_教職員眷屬
標題:  族文系 博物館理論與實務課成期末展覽
日期: Wed, 25 Dec 2019 08:29:53 +0800
附檔: 108-1演講-博物館理論展覽海報-1081225-1230.jpg (543 KB)   

展覽名稱:山海「今」-穿越原住民當代工藝

展覽時間:108/12/25(三) ~108/12/30(一)

展覽場地:東華大學圖書館一樓展示廳

開幕茶會:108/12/25(三) 12:10~13:30  東華大學圖書館一樓展示廳

總策展人: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博物館理論與實務-教師 李招瑩與全體學生

策展理念:

    山海經,是一本中國古籍薈萃珍奇博物的地理志,或視為博物之書,也包括奇幻的想像,一般認為也涉及神話地理、動物、巫術、宗教、歷史、民俗等各方面的內容。
    山海也泛指原住民,一本關於原住民的博物之書,「今」則指原住民博物知識的當代性,存在變化的過程。

    起點為原住民的當代工藝,繁衍多種詮釋,例如:儀式、禁忌、食物、技藝、文化,有山有海,跨域文學、視覺文化。

    整個展覽兩大主題一為山刀傳情-砌獵,以太魯閣的山刀文化為主,從銅門的太魯閣族傳統工藝的鑄刀技術介紹銅門刀的文化技藝以及太魯閣遷移的技藝傳承,一把刀也包含了習俗、儀式、祖訓、文化等。展覽包括頭目刀、三代刀、阿美子母刀、太魯閣族傳統狩獵刀、牛角刀、竹刀、百步蛇刀、公雞刀、卑南族繡紋禮刀。

    另一主題飛魚×非魚則以海文化的達悟為主,談論飛魚不只是飛魚,而是達悟族人的生活信仰與藝術創作,也介紹如何捕獲飛魚、飛魚的傳說、如何吃飛魚,分為孕婦和老人吃的,不同生命階段的人根據好魚壞魚之分類而食用,看出族人對自然的謹慎和尊重在地知識。

    「食」至今日,主要以餐具為主,體現現代化日常生活賦予不同之意義,阿美族的法洛克餐具與太魯閣族的織好盤,符號的意義有所不同,另外也延伸至影視和文學,介紹關於餐具在生活當中的定位與影響,從焦桐、巴代和夏曼的文本截取一些關於飲食的片段,展現出在同一塊土地有不同的飲食文化。最後向李安的電影-飲食男女裡的傳統中式餐桌風景致敬,描述不同世代裡的家庭成員的衝突與和解。

    展覽場域也為東華圖書館,讓大家一起朗誦原住民文學。邀請觀眾參觀一個山海「今」--當代原住民工藝的跨域:人類學、藝術、儀式、工藝文化,讓大家遊走在當代豐富的原住民瑰寶。

jpg、png、gif、pdf 附檔縮圖(pdf 只顯示第一頁):


108-1演講-博物館理論展覽海報-1081225-1230.jpg

【針對此公告】   點擊數:558

 寄公告至下列信箱
      我的學校信箱 其它信箱:

 即時寄信給公告對象
      

 已批次寄出此公告,欲刪除此公告,請洽系統管理者

 


 

(只需輸入帳號,@後面不需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