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活動公告
來源: 藝術與設計學系 - 邱苡芳 - chiu91@gms.ndhu.edu.tw - 電話5122
對象: 全校教職員_全校學生_退休教職員_校友_教職員眷屬
標題: 【展覽資訊】「浮光影藏(三) ─臺灣攝影作品集專題展 1970s-1990s」
日期: Fri, 22 Feb 2019 09:11:53 +0800
附檔: 浮光掠影.png (2 MB)   

「浮光影藏(三) ─臺灣攝影作品集專題展 1970s-1990s」

開幕茶會:2019/02/23(六) 14:00
開幕講座:2019/02/23(六) 15:00-17:00
講題:我的「人間現場」
講者:蔡明德(紀實攝影工作者)

展覽日期:2019/02/23-2019/03/18
展覽地點:好地下藝術空間(花蓮市節約街37號B1)
開放時間:周五至周一 12:00-20:00

✍️專題講座
講題:當代台灣攝影與「出社會」
講者:張美陵(去攝影主持人)
時間:3/16(六)14:00-16:00

─────

⎔策展論述

浮光影藏(三)—臺灣現代攝影作品集專題展 1970s-1990s

繼2017年的「浮光影藏—攝影集專題展」和2018年的「浮光影藏(二)—臺灣當代攝影作品集專題展」,好地下藝術空間今年再次推出攝影作品集展。2017年展出以歐美日臺等經典攝影集為主要展出內容;2018年則聚焦在臺灣當代攝影作品集上,主要以2000年之後所創作及出版的臺灣攝影集為對象,能夠更近距離的觀看臺灣自身自千禧年後的攝影出版品的發展與變化,並觀察其內容和所涉及的各類藝術與社會議題。

今年的攝影作品集專題展,將回朔到2000年以前,尤其是70年代中期以降的這二十多年間,臺灣主要的攝影家出版物為主,透過攝影集的搜羅、選擇和展示,希望能夠呈現在解嚴前後、經濟突飛猛進時代,這些重要的臺灣歷史洪流裡,攝影家所反映出來的時代樣貌。

在這二十年間,也根基於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萌發,紀實攝影的隨之興起,臺灣經驗著1987年的政治解嚴,還有1980年代快速的經濟發展,人們也務實地投入這躍動的時代行列往前邁進,而這中間也伴隨著對於這塊土地與人們的關懷,反映在此時期的大量紀實攝影作品之上,記錄著不同族群與勞動者的身影、人權議題、環境議題、社會運動等,尤其以1985年創辦的「人間雜誌」為首,也衍伸了如關曉榮、蔡明德、阮義忠、林柏梁、李文吉等的攝影工作者。而張美陵策展的「出社會」:1990年代之後的臺灣批判寫實攝影,探討攝影的社會功能如何跳脫傳統框架,轉變成為當代性,並結合當代藝術語彙,長期探索社會議題,中新生代創作者如黃建亮、鍾順龍、陳伯義、楊哲一、黃子明等。除了紀實攝影這一大潮流之外,不同的藝術思潮也在本土萌芽或是外國的藝術引介衝擊下產生,現代主義意識的抬頭,脫離了沙龍攝影的主導,其中以70年代團體 V-10為首,張照堂、謝春德、郭英聲等的發聲並持續影響臺灣當代攝影的發展。接踵而至的觀念攝影藝術、個人內心風景寫照、女性議題與女性攝影家的探索、表現主義式的攝影創作等,這些不同類型的攝影創作都躍躍欲試,為2000年後的各類型攝影的百花齊放而準備。

此次的臺灣現代攝影作品集集中在197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雖然現代主義思潮在臺灣的發生可推至1960年代,但是在攝影作品集的搜羅上,主要集中在1980年代之後為大宗,這反映出80年代的壯大發展,也包括出版業的興盛,因此,此次的年代大致以此為劃分。

這是第三次與臺北的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合作,這是個可以提供大眾自由閱讀攝影書籍的非營利機構,此機構蒐集了許多重要的臺灣攝影書籍,也因此成為我們的重要合作夥伴,此展覽再次借閱這些珍貴的攝影圖書。當然,攝影集的呈現不等於所有攝影創作者的搜羅,尤其早期部分攝影家並未留下專輯,出版攝影集確實有許多因素才能促成,少數攝影專輯也因絕版而無法取得,但是,我們還是希望此書展能夠畫出一個較為清晰的臺灣影像輪廓。


jpg、png、gif、pdf 附檔縮圖(pdf 只顯示第一頁):


浮光掠影.png

【針對此公告】   點擊數:947

 寄公告至下列信箱
      我的學校信箱 其它信箱:

 即時寄信給公告對象
      

 已批次寄出此公告,欲刪除此公告,請洽系統管理者

 


 

(只需輸入帳號,@後面不需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