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演講暨研討會
來源: 原住民民族學院 - 族文系 - sylong@gms.ndhu.edu.tw - 電話5762
對象: 全校教師_全校學生_系所助理
標題: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師社群交流座談會」
日期: Wed, 27 Dec 2017 07:58:32 +0800
附檔: 20180104教師社群交流座談-DJ Hatfield.pdf (716 KB)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師社群交流座談會」

那次回台灣,很像外國人:遠洋漁業及(失敗)擬態經驗

本次演講將透過1970-1980年代東海岸阿美族部落的遠洋漁業歌謠及生命史的收集,藉此描繪一種獨特的「部落世界主義」。針對該時代普遍於官方、社會團體的官僚性照護(bureaucratic  care)  論述,本次座談將聚焦鋼筋水泥房、流行音樂,以及船員生命史,得此發現「跑船」的產物不但將自己異化,其實也能結合/說出(articulate)一種自我廣闊性。有趣的是,遠洋漁業的產物都展現失敗擬態:當模仿定居殖民者建築或流行音樂時,所突顯的不只表露殖民擬態跟定居殖民者特權的關係;失敗擬態同時使鋼筋水泥房、等物品和實踐具有一種超越同化政策及國際漁業分工結構的期望和世界觀。

講者: 施永德 DJ HATFIELD

社會文化人類學家,聲音工作者,現任伯克利音樂學院人文科學係副教授,著有《台灣進香熱:祭典、共謀、共同體》(2010)一書,同時發表有關台灣民間信仰、大眾文化、聲音景觀等議題的學術論文,自2010年在台東都蘭部落研究遠洋漁業對部落街景、親屬關係、以及聲音景觀的影響。為了推廣聲音研究、分享阿美族語學習經驗、研究成果,經常參與GUAVAnthropology等部落格。除了寫作以外,施博士以聲音工作進行學術研究以及裝置藝術,2016年作品「o wahidang no riyar / pacifalan echoes」台東國際南島藝術獎入圍,2017獲得亞洲文化協會獎助並進行秀姑巒溪聲音地圖計畫。

時間: 2018 年 1 月 4 日 (週四) 12:00 pm~13:50

地點: 原民院 A313 室

主持人: 傅可恩老師                     

演講語言: 中文


jpg、png、gif、pdf 附檔縮圖(pdf 只顯示第一頁):


20180104教師社群交流座談-DJ Hatfield.pdf

【針對此公告】   點擊數:804

 寄公告至下列信箱
      我的學校信箱 其它信箱:

 即時寄信給公告對象
      

 已批次寄出此公告,欲刪除此公告,請洽系統管理者

 


 

(只需輸入帳號,@後面不需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