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活動公告
來源: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院辦公室 - chass@gms.ndhu.edu.tw - 電話03-8635252
對象: 全校教職員_全校學生
標題: 【托海爾:地方與經驗研究室】6月份活動公告
日期: Fri, 2 Jun 2017 18:13:01 +0800
附檔: 六月托海爾.jpg (120 KB)   

※本公告係由人社院代發,請勿直接回信,活動聯絡請洽 610108207@gms.ndhu.edu.tw

-------------------------------------------
【托海爾六月講題:搖滾樂的在地經驗】

搖滾樂是一種原生於美國的流行音樂,但現今搖滾樂已是瘋迷全球,擁有多樣面貌的文化現象,搖滾樂不只影響了流行文化和時尚潮流,甚至在某些區域改變了整個國家,美國原生的搖滾樂已在世界不同的角落各自變種。

這種強烈的音樂風格,又自己擁有無數種類型分支,除了音樂特性本身的不同之外,當我們談到不同地區的搖滾樂就會會浮現特定的印象,除了大眾較為熟悉的「英倫搖滾」、「日本搖滾」,那麼有沒有「俄國搖滾」、「德國搖滾」,或是「台灣搖滾」的存在呢?除了地域性的區別之外,音樂性上產生了什麼差異?搖滾樂是怎麼樣建立起自己的主體性?又是如何在地化?

在台灣,搖滾樂經由「美援」輸入,幾乎與美國產生搖滾樂同時,但在戒嚴體制下,卻有著曲折的發展過程。台灣到什麼時候才可以算是有自己真正的「搖滾樂隊」?在西洋文化的強勢影響下,台灣怎樣做出自己的音樂?近十多年來,閃靈樂團、生祥樂隊不只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取得成功,更成為世界級的知名樂團,這樣的成果不可能一夕之間達成,台灣的搖滾樂有著什麼樣的歷史?

此外,搖滾樂也透過影視傳播,使得搖滾明星成為眾人崇拜的神。搖滾樂手怎樣在台上表演他們自身?除了音樂之外,從電影、演唱會到個人生活,搖滾明星怎樣透過身體和裝扮影響流行文化,又是怎麼樣成為「神」?

更進一步,在那些音樂現場──向神朝聖的儀式現場,在小巨蛋,The Wall,鐵花村,或是在小咖啡廳裡的「unplugged」不插電演出,這些不同的展演空間,表演者和聽眾之間如何互動?在表演的當下,不同的搖滾類型會激發什麼樣不同的精神狀態?而站在台上的表演者又是如何觀看自我以及聽眾之間的關係呢?搖滾的現場確實是一個值得一探究竟的人類學現象。

透過這些問題,希望可以深入噪音的底層,只因為熱愛這些噪音。

★06/08(四)18:10-20:00 楊牧書房 Yang Mu Library
大雨就要落下來:搖滾與詩歌的終端速度 從巴布·迪倫談起
羅士庭.自宅守備員

★06/15(四)18:30-20:30 浮室 soave plan
消失的搖滾之根——熱門音樂小史
熊信淵.國立台灣大學台文所碩士生
報名連結|https://goo.gl/YLYnBw
●前20位報名者附免費低消

★06/22(四)18:10-20:00 楊牧書房 Yang Mu Library
吉他英雄的面具:搖滾樂的視覺傳播
李國豪.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所文化研究組碩士生

---
【托海爾:地方與經驗研究室】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g/TSRLE/
【托海爾:地方與經驗研究室】網站:
http://tsrle.weebly.com/

jpg、png、gif、pdf 附檔縮圖(pdf 只顯示第一頁):


六月托海爾.jpg

【針對此公告】   點擊數:1161

 寄公告至下列信箱
      我的學校信箱 其它信箱:

 即時寄信給公告對象
      

 已批次寄出此公告,欲刪除此公告,請洽系統管理者

 


 

(只需輸入帳號,@後面不需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