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演講暨研討會
來源: 華文文學系 - 伍佳雯 - sl@mail.ndhu.edu.tw - 電話5262
對象: 全校教職員_全校學生
標題: 11/17【華文文學講座】文學的譯想世界:台德譯者交流
日期: Mon, 14 Nov 2016 15:43:56 +0800
附檔: 1117台德.jpg (596 KB)   

--翻譯作為一種溝通的連結,它的空間象限有多廣,時間象限有多深?
從異語到異文化,從異時代到異文類,翻譯所要探究的絕不止於語言,
更像是一種心靈解碼的工程:想像A如何變成ㄅ,詩如何轉為歌,
遙遠的宋代如何讓法蘭西理解,蘇東坡如何被現代詩人吟詠……一切,都需要翻譯的底蘊和靈光。


主題:文學的譯想世界:台德譯者交流
主持人:吳明益老師
與會人:馬海默老師、唐薇老師、唐悠翰老師、李博瀚老師、蘇伊凡老師、譚凱妮老師、維馬丁老師、林敏雅老師、徐韻婷老師、管中琪老師、李吉崇老師
時間:2016年11月17日(週四),15:00~17:00
地點:人社一館A207會議室
 
 
與會人簡介∣
 
Marc Hermann(馬海默)
1970年生於德國北方。1997年碩士畢業於基爾大學,主修專業德國近代文學,輔修專業德國古代文學/語言學及哲學。1997年至1999年於上海復旦大學學習中國語言及文學。從2002年起,翻譯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包括小說(例如阿來、畢飛宇、劉震雲、蘇童、徐則臣、張愛玲、張翎等),詩歌,戲劇和散文。在波恩大學漢學系擔任教師。2011年於波恩大學授予漢學博士學位。2012冬起,在上海同濟大學德語系擔任教師。
 
唐薇
德語翻譯家,曾在台北、柏林、上海間移動的居遊者。從小熱愛閱讀與古典音樂,因著迷於語言魅力與異質文化而投身翻譯志業,譯作遍及文學、劇本和電影。憑譯作敲開德國國際性譯者論壇的大門,由此展開在歐洲參與翻譯研討會及文學藝術節和書展活動的歷程,盼望透過國際交流及跨界藝文合作,與更多人分享閱讀的美好。現任台北書展基金會執行長、文化部 「聽見那島:台德文學交流合作計畫」共同計畫主持人、「譯動國界論壇」創辦人與召集人。
 
Johannes Fiederling(唐悠翰)
1979年出生於德國中西部,1999年首次到台灣,從此心裡就沒再離開過。中德翻譯專業,自2010年任德國外交部芝麻官,現駐上海。翻譯作品包括:伊格言〈墜落〉、胡淑雯〈野妓天晴〉(2009年萊比錫書展台灣館選文)、李師江〈廊橋遺夢之民工版〉、黃土路〈誰在深夜戴著墨鏡〉(收錄於《中國現代文學選集》)、賀景濱《去年在阿魯吧》(節譯)、鍾文音〈骨肉〉、巴代〈女巫〉(「聽見那島:台德文學交流合作計畫」選文)、于丹《論語心得》、陳致元《小魚散步》、陳冠中《盛世‧中國2013年》以及夏宇、鴻鴻、隱地、瘂弦、李進文等人詩作數首,部分收錄於《台灣現代詩選》。
 
Burkhard Risse(李博瀚)
1973年生,獲德國波鴻市魯爾大學東亞系華語語言文學部碩士學位、對外德語教學資格證書,曾攻讀北京中央戲劇學院(話劇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及雲南民族大學(壯傣語言文學研究)。北京龍泉寺翻譯中心及中國外文出版社翻譯。專長中德政治、文化、文學翻譯及多種語言同步學習理論與實踐,熱衷於柏林每年的Polyglot Gathering以及全球各種世界語(Esperanto)和其他人工語言活動, 癡迷於各種文字系統,有初級阿拉伯語、藏語,中級泰語、日語以及高級德文速記能力。
 
Eva Schestag(蘇伊凡)
1963 出生於勞芬/薩爾察赫河,巴伐利亞邦。於慕尼黑大學(1982-1984)、中國南京大學(1984-1985,DAAD-獎學金)、蘇黎世大學(1985-1989,DAAD-獎學金,Martha-Selwe-Gerdtzen-基金會獎學金)攻讀漢學(古文)、英國文學及德國文學。曾擔任蘇黎世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學期助理、法蘭克福世界文化博物館Bilder vom Glück. Chinesische Druckgraphik aus der Sammlung Wiegmann展覽策展人,任教法蘭克福大學漢學及比較文學院。曾獲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六個月駐住研究獎學金、德國譯者協會(Deutscher Übersetzerfonds)獎助金駐住Looren譯者之家三星期,參加2014由柏林文學論壇(LCB)翻譯作坊、2016中德文學翻譯國際研討會(青島海洋大學)等。為Walter Vorjohann、Jens Nagels等人攝影集撰寫專文,並翻譯《寒山11首詩》、羅貫中《三國演義》(2017將由法蘭克福S. Fischer出版社出版),與Olga Barrio Jiménez共同編譯《中國古文選集》四冊(法蘭克福S. Fischer 出版社出版)。
 
Cornelia Travnicek(譚凱妮)
1987年出生,居住於奥地利下奥州。在维也纳大學就讀中文及計算機系。文學作品曾多次獲獎。2012年小說《小狗》獲得克拉根福德文文學日的大眾評審獎。個人網站:www.corneliatravnicek.com
 
Martin Winter(維馬丁)
1966年生於奥地利維也納。1984年開始學中文,1988到1990年在台灣,1995年初碩士畢業(德語文學和漢學)。曾居中國武漢、重慶等地,1999年到2008年則住在北京。目前住在奧地利維也納。從事中譯英與中譯德的工作,曾在北京為《人民畫報》擔任翻譯,並為五洲廣播出版社,以及德國、瑞士、奧地利的媒體和出版社翻譯文章與書籍,也翻譯文學作品如劉震雲《溫故一九四二》等。用德語、英語、中文三種語言寫詩,德語詩歌發表在瑞士和奧地利,中文詩歌發表在《葵》(天津)、《衛生紙+》(台灣)等雜誌,並出現在詩人伊沙推荐的《新世紀詩典》。英語詩歌被伊沙翻譯成中文,發表在《葵》、《唐》等刊物。曾獲李白詩歌翻譯獎、美國亨利‧魯斯基金會詩歌獎金,受邀參加歐洲和多個亞洲國家的詩歌節、翻譯和學術活動。現擔任中國的文學雜誌《人民文學》德語版《路燈》(LEUCHTSPUR)的編輯。2016年春天翻譯完成馬原的短篇,王小妮詩歌等。
 
林敏雅
台灣南投人,台灣大學心理系畢業,德國特里爾大學心理系,並於薩蘭大學修習藝術史。旅居日本、荷蘭多年,目前定居德國,從事荷蘭德文翻譯工作。譯作包括《小國王十二月》、《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巴黎釣手尤納斯》、《但願我不是一隻小鳥》、《會跳舞的熊》、《童話治療》、《女性自戀》、《聽一聽聖經》、《憂鬱星期天》、《dtv心理百科》等。譯作曾多次獲《中國時報》開卷年度最佳青少年圖書獎。
 
徐韻婷
1980年7月11日出生於高雄。高中時期從三民主義課本裡認識了馬克思與黑格爾,深受吸引而選擇就讀哲學系。後因修習胡賽爾現象學衍生前往德國深造的念頭,遂於完成大二課程之際,申請至海德堡大學國際學生中心學習德文,並於通過語言考試後進入海德堡大學哲學系就讀。2009年10月結束九年留德生活,回到台灣。曾任大專院校國科會助理、貿易公司外文秘書,後於商周出版擔任編輯一職,並於離職後加入譯者行列。目前為兼職譯者,實際出版作品僅有商周出版《細菌:我們的生命共同體》(Bund fürs Leben -Warum Bakterien unsere Freunde sind)及《巴拿馬文件》(Panama Papers: Die Geschichte einer weltweiten Enthüllung)(合譯),其他多為非出版品之小型譯案。
 
管中琪
輔仁大學德語碩士。曾任職高寶書版集團、貓頭鷹出版社、木馬文化出版社主編,現任德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譯作有:《我們最偉大:一個德國喜劇作家的北韓奇遇計》、《腸保魅力》、《焦灼之心》、《長頸鹿的脖子》、《希特勒回來了》、《共產黨宣言》、《倦怠社會》(演講稿)、《我從未停止愛你》、《猶太之裔》(合譯)、《雪夜裡的偵探盛宴》,以及「懸案密碼系列」叢書等等。
 
李吉崇
中國文化大學中美關係研究所碩士,曾任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研究發展組組長、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秘書,現任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館長。
 
 
 
※本演講可計入學生學習時數,聽講學生請攜帶學生證於演講後刷卡。 
    華文系歡迎您踴躍聽講。
    http://www.sili.ndhu.edu.tw/files/14-1041-106369,r374-1.php?Lang=zh-tw

jpg、png、gif、pdf 附檔縮圖(pdf 只顯示第一頁):


1117台德.jpg

【針對此公告】   點擊數:1240

 寄公告至下列信箱
      我的學校信箱 其它信箱:

 即時寄信給公告對象
      

 已批次寄出此公告,欲刪除此公告,請洽系統管理者

 


 

(只需輸入帳號,@後面不需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