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活動公告, 課程公告, 演講暨研討會
來源: 通識教育中心 - 江妍靜 - ching04@mail.ndhu.edu.tw - 電話8632605
對象: 全校學生
標題: 【大學入門-新鮮人新視野】10/02(五)  認識花蓮的舊地名  講者: 潘繼道(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副教授)
日期: Wed, 30 Sep 2015 13:16:03 +0800
附檔: No.047_大學入門-新鮮人新視野講座(R).jpg (217 KB)   

【大學入門-新鮮人新視野】講座
演  講  者:潘繼道 (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副教授)
演講主題:認識花蓮的舊地名
時        間:104年10月02日(五) 10:10~12:00 
地        點:人社二館 演藝廳

古時相信,名字有特殊的力量,字義賦予其魔力。人生下來也是如此,父母將期許託付在精挑細選、萬中選一的名字上,試圖將他們的精神傳承給我們: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又該往何處去?這諸多的叩問,名字成為我們的起源……也是旅程的開始。

位處花蓮的我們,可曾想過「奇萊」一詞的由來?這個地名透漏了甚麼樣的一種秘密?在我們之前,這塊土地上又住了些甚麼人,發生了甚麼樣的事情?知道這些事,又與生長在花蓮的我們有甚麼關係?種種耐人尋味的懸問,都必須從一支幾近被遺忘的部族,沙奇萊亞(Sakizaya)說起……

潘繼道老師將擔任此次演講的說書人,而這些故事都與「地名的歷史」密切相關。老師本為花蓮出生,有著八分之一西拉雅族的血統。土生土長的他對這塊土地有著近乎執著的感情。他曾說到自己在花蓮高中求學時,受到一位謝老師的影響,「假如你不幫自己家鄉做事,沒有人會幫助你。」從此這句話伴隨著他幾十年,經歷大學、研究所,這個觀念越發堅固,使他成為一個成功的研究者。甚至在東海大學就讀歷史研究所時,把台灣清代後山平埔族的歷史作為論文主題。

現為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副教授的潘繼道近年出了許多專書,包括《國家、區域與族群—―台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的歷史變遷(1874-1945)》、《清代台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近代東台灣木瓜番歷史變遷之研究〉、〈花蓮地區日治時期慰靈碑遺跡初探〉等等,可見其學者素養及其深厚的文化內涵。講題「認識花蓮的舊地名」看似簡單,但絕不像中學時期死背硬記那樣只是書面的字樣而已。任何「名字」都將成為過眼雲煙,是歷史的塵埃,但不代表它從此一文不值。「地名」正屬於這樣一種東西,它的價值在於它欲說還休的故事裡。

我們為什麼要學歷史,我們為什麼有必要認識地名?一如近來吵得沸沸揚的課綱微調;社會爭的不是表面詮釋的名詞定義,而是「名」的背後,潛藏的文化意識與真相歷史。歡迎有興趣的同學,一同來聆聽潘繼道老師的分享。

通識教育中心 敬邀
※※本活動可計入本校學生電子學習履歷時數2小時※※

jpg、png、gif、pdf 附檔縮圖(pdf 只顯示第一頁):


No.047_大學入門-新鮮人新視野講座(R).jpg

【針對此公告】   點擊數:820

 寄公告至下列信箱
      我的學校信箱 其它信箱:

 即時寄信給公告對象
      

 已批次寄出此公告,欲刪除此公告,請洽系統管理者

 


 

(只需輸入帳號,@後面不需輸入)